着力解决掣肘电力企业经营关键问题,切实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用户侧在节能方面的作用,以及需求响应在成本降低等方面不仅体现了经济效益、物理节能作用,也促进了技术创新,使传统的电力供需平衡关系转为弹性平衡关系,履行了十九大提出的在全产业链中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构建西北区域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

组建区域交易中心,职能定位是通过省间资源配置对各省份负荷曲线以及跨区送出负荷曲线的调剂;搭建区域市场,应建立在区域联网和调度的基础之上。电力工业也已从过去传统的供应业、制造业、生产业转变为,积极融合互联网基因,与服务业相结合,以服务出效益,这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特征,也是本次电力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红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云南弃水顽疾久治不愈,其内因与西北地区如出一辙仍是有效的市场交易机制缺失所导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是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但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有效的市场机制缺失导致风电在不同省份以及省内不同风电基地之间负荷特性难以有效协调,造成大量发电资源无法利用。
区域电力市场是缓解三弃的一剂良方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是加快我国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任务,西北弃风弃光、西南弃水,是我国现阶段清洁能源消纳遇阻的突出表现。通过构建西北区域电力市场,根据价格、季节、负荷特性进行新能源之间、新能源与水火之间、公共电厂与自备电厂之间的市场化交易(包括替代发电权交易),各省间资源根据季节特性互为补充,省间备用容量共享,在保障风电计划电量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内市场化交易,实现区域风电资源错峰送出,可以有效缓解区域弃风限电,实现风电、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实现风电光伏发电资源、水火电资源在不同时间段内相互支撑调剂、利益共享。华中送华东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8%。
华中送华东3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752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79小时。其中,内蒙古送出电量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八、火电完成投资同比下降,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比同比提高1-11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329亿元,同比下降13.4%。
核电336亿元,同比下降12.9%。第三产业用电量8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1.9%。

甘肃送出电量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7%。1-11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96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湖北送出电量8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
四、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火电当月发电量连续三个月负增长截至11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6.8亿千瓦,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华北送华东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6%。第二产业用电量39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山西送出电量8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
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4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宁夏送出电量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1-11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西南送华东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0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西南送华东1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贵州送出电量5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0%。分省份看,1-11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新疆送出电量3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
在水电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7个省份中,除云南、湖北和青海同比分别增加308、262和146小时外,其余省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湖南同比降低356小时,贵州和广西同比分别降低160和113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共有17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其中,福建、江西和青海同比增加超过300小时,同比分别增加553、413和355小时,广东、湖南和浙江同比增加超过200小时,陕西、宁夏和山西同比增加超过100小时,而北京和山东同比降低超过400小时,同比分别降低479和430小时,广西和重庆同比降低接近300小时,江苏、海南和甘肃同比降低超过100小时。
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水电设备利用小时降幅环比持续收窄。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8.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7%。
东北送华北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六、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1-11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38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云南送出电量13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1-11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103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重工业用电量为326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云南送出电量12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9%。陕西送出电量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
水电、火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30、580、50和2472万千瓦,核电比上年同期少投产503万千瓦。制造业日均用电量95.0亿千瓦时/天,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增加3.4亿千瓦时/天和7.0亿千瓦时/天。
一、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各省份累计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73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71.1%,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3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宁夏、河北和江西超过4500小时,云南和西藏分别仅为1099和88小时。工业和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但增速均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各省份累计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水电3.0亿千瓦、火电10.9亿千瓦、核电3582万千瓦、并网风电1.6亿千瓦。
陕西送出电量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有色金属冶炼行业44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7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492亿元,同比增长2.1%。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57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11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3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